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高利克《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

2017-09-10 高利克 论文衡史

【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

刘燕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


     述评     


作为“布拉格汉学学派”的领军人物,斯洛伐克学者高利克早就以《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等专著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本书,1990年第一版问世,2008年又重排再版;后一本书,1997年第一次印刷,三年后又印刷一次。这显然证明了高利克著作学术生命力的绵长。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是高利克中德文学/文化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些单篇论文的结集。


翻开目录,看到《歌德<浮士德>中的哥特式房间和日本箱崎的一间陋室》,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某次学术会议上见到高利克的情景(也是我迄今唯一一次见到他)。那次会上,他提交的就是这篇论文。论题非常独到。但张口介绍自己的研究时,他那蹩脚的汉语发音却出乎许多人的“意表之外”。关键是老先生还特别认真,努力地讲着。我渐渐听到从会场四周传来的强自压抑的笑声,由小到大,直到不再那么压抑为止。老先生似乎也感到了些许不愉快,草草结束了他的发言。读这本《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我脑海里时时浮现这一场景。或许,这也是高利克的学术研究在中国的某种错位性的境遇: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但没有获得足够认真而严肃的聆听。


错位的部分原因是时间差——高利克的研究确实有些“超前”。不妨聊举几例。收入本书的第一篇论文,《1932年:歌德在中国的接受与纪念活动》,原型是高利克1976年在第三届亚非文学理论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宣读的英文论文《歌德在中国(1932)》。而中译本的完整发表,已经到了2015年。这还算好的。他1993年发表的德语论文《歌德<浮士德>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1919-1947)》,则至今尚无中译。本书第二部分的第一篇论文,《尼采在中国(1918-1925)》,发表于1971年,且为中外研究者高度关注,但直到本书出版才首次有了中译本。第三部分中的《表现主义在中国:译介与评论》,写于1968年(大概70年代发表),进入中国学者视野,是2000年。事实上,本书中的论文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先驱者大多是寂寞的,信夫!


与高利克学术工作之开拓性同样令人瞩目的是他的方法论自觉,即“系统—结构的方法”(methodology of the sytemo-structural approach)。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系统—结构研究中,被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系列的因素,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确定该系列事物的性质的主要手段。在系统一结构研究中必须谨记的基本规则是:这种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特定的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还有该系统与其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正是那种环境构成了某(几)种形式的超级系统和超级结构,或者还有所谓的客体或周围环境条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第4页)强调各种因素的关系和系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系统—结构的方法”内里似乎带有几分知识社会学的意思。因为这种关系性视角的注入,读者从本书中触目可见一簇一簇广袤、复杂的知识/思想网络。


即以《歌德<浮士德>中的哥特式房间和日本箱崎的一间陋室》来说,文章篇幅不大,高利克一方面对郭沫若的《浮士德》译文与雷克拉姆版《浮士德》原文及约翰·奥斯特英译本做了极其详细的文本比对,另一方面又致力于在中国文学传统和郭沫若个人生活史的双重视域中寻找郭译的内在构成肌理。这样,“当郭沫若坚称他是在写自己的诗歌而不是在翻译歌德之时”,郭译的“不忠实”,就“不是‘误读’了歌德,而是说出了其当时的总体状况和内在性情”。(第78页)换句话说,这篇文章很自然地超越了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或影响研究的路数,以作者敏锐提炼出来的主题节点,重构了郭沫若微妙、独特的精神世界。


本书有关郭沫若与歌德、茅盾与尼采、冯至与里尔克的篇章,均以涉猎广博见长。在字斟句酌的考辨和比较过程中,高利克轻松驱遣着各种材料,围绕这些话题的讨论编织出相当庞大的文本与语境相互指涉的“系统—结构”。其知识的密度和含量,令人叹服。


显然,绵密的文本细读功夫是高利克方法论的基础。很多时候,这种细读又是跟史料的辛勤积累密不可分。比如,他发现张闻天《歌德的浮士德》的材源,是科塔利尔(H. B. Cotterill)的小册子《浮士德神话与歌德的<浮士德>》(The Faust-Legend and Goethe’s Faust)——这本书已尘封多年,无人问津;茅盾《尼采的学说》的主要参考资料,是卢多维奇(Anthony M. Ludovici)的《尼采生平与作品》(Nietzsche: His Life and Works);白山(白采)《尼采传》,又主要依据了和辻哲郎《尼采论》的序言……这就给推求以上诸人的作品主旨及其意向提供了精确的坐标。这些重要的发现绝非幸致,在“自序”中,读者经常可见高利克穿梭于波茨坦中心档案馆、大英博物馆、德国中央档案馆乃至私人藏书室的身影。其著作所涉及的丰富史料,或许正为后来者指示了深入研读的路径。


本书有一“附录”,是本书主编刘燕所写的《他者的馈赠:马立安·高利克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文章全面描述了高利克的治学经历,要言不烦,论评精当。谈到《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时,作者指出,“一些论述有时淹没于大量浩瀚的史料”。(第356页)如果稍事吹求的话,《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也会让人产生这种体验。文本网络、系统的各种因素、历史语境以及相互关系都有了,铺排也极尽细密,但读来感觉偶尔仍有一间未达。


另外,本书的结构似乎也不是特别均衡。尽管以歌德、尼采和里尔克为中心,而事实上高利克对前二人的讨论更为充分、自如。应该还是受制于史料,高利克对里尔克的分析始终主要锁定其与冯至的因缘来进行。至少还可以补充上吴兴华:此人不仅编译出版了《黎尔克诗选》(中德学会,1944年),而且还迎来了创作灵感的袭扰——其心路历程,在与宋淇的通信中曾再三致意焉。

                                                        (刘子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高利克先生


马立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1933—) 出生于斯洛伐克,1953—1958年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师从捷克汉学家普实克(Jaroslav Prusek,1906—1980),学习远东史和汉学,属于“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欧美享有盛誉的国际比较文学学者。1958—960年高利克到北京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吴组缃。除母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他精通英语、德语、汉语,同时也掌握俄语、拉丁语等。高利克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翻译与影响: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等,并翻译出版了老舍、茅盾等人的作品。2003年获斯洛伐克科学院最高荣誉奖,2005年获“亚历山大—洪堡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目录     

自序:我的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之历程

 

第一部分:论歌德与中国

1.1932纪念年:歌德在中国的接受与庆贺

2.歌德《神秘的合唱》在中国的译介与评论

3.歌德《浮士德》在郭沫若写作与翻译中的接受与复兴

4.歌德《浮士德》中的哥特式房间和日本箱崎的一间陋室

5.青年张闻天和他的“歌德《浮士德》”

6.冯至及其献给歌德的十四行诗

7.冯至和歌德的《浮士德》——从靡非斯托非勒斯到海伦

8.《浮士德》、《红楼梦》与“女儿性”——高利克与顾城对谈

 

第二部分:论尼采与中国

9.尼采在中国(1918-1925)

10.尼采在中国(1902-2000)

11.茅盾与尼采:从始至终(1917-1979)

12.我的《尼采在中国》四十年(1971-2011)

13.论《红楼梦》与尼采文本中的忧郁主题

 

第三部分:论里尔克与中国及其他

14.汉宫“蓝花”:穿着捷克服饰的王昭君故事

15.二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论斯宾诺莎

16.表现主义在中国:译介与评论

17.里尔克作品在中国文学和批评界中的接受情况

 

附录:他者的馈赠:马立安·高利克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刘燕)

 

后记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回顾往期「每周书讯」:

△ 第一期:夏晓虹《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 第二期:解志熙《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

△ 第三期:洪子诚《材料与注释》

△ 第四期:凌宇《凌宇文集》

△ 第五期:郑毓瑜《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 第六期:杨联芬《浪漫的中国》

△ 第七期: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 第八期:伯纳德·科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 第九期:陈言《忽值山河改》

△ 第十期:冷霜《分叉的想象》

△ 第十一期:黄英哲《漂泊与越境:两岸文化人的移动》

△ 第十二期:陈国球《香港的抒情史》

△ 第十三期:李松睿《文学的时代印痕》

△ 第十四期:秋吉收《鲁迅:野草与杂草》

△ 第十五期:杜鹏飞《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

△ 第十六期:张耀宗《活的传统:新旧之间的常州词派理论》

△第十七期: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增订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